■ 总体发展格局
2025年空间布局:
√ "一核九廊"城乡网络形成
√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95%
√ 乡村振兴示范带总长380公里
√ 城乡要素流动增速达18%
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率92%
■ 上海城市更新
1. 旧区改造:
- 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收官
- 历史风貌保护区活化利用
-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2万台
2. 空间重构:
▶ 工业遗存转型文创空间
▶ 地下空间综合开发
▶ 垂直绿化立体城市
3. 社区治理:
新上海龙凤419会所 → 社区规划师制度全覆盖
→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
→ 居民参与式更新
■ 周边乡村振兴
1. 产业振兴:
• 都市现代农业集群
• 文创旅游融合发展
• 数字乡村建设示范
2. 生态修复:
→ 河道整治生态廊道
→ 农田景观提升
→ 垃圾分类全覆盖
3. 文化传承:
◈ 非遗工坊普及
◈ 乡村记忆馆建设
◈ 传统村落保护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■ 城乡融合实践
1. 要素流动:
√ 人才返乡创业增长45%
√ 城市资本下乡项目
√ 农产品直供社区
2. 服务共享:
→ 医疗教育结对帮扶
→ 文化配送体系
→ 智慧养老协同
3. 制度创新:
☆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
☆ 宅基地三权分置
☆ 城乡社保衔接
■ 典型案例
1. 青浦金泽古镇:
爱上海同城对对碰交友论坛 -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
- 水乡客厅项目
- 生态绿色发展规划
2. 崇明花博遗产:
▶ 后花博时代转型
▶ 低碳农业示范区
▶ 世界级生态岛建设
3. 嘉兴南湖联创:
→ 红色旅游联动
→ 科创飞地模式
→ 跨省域合作示范
【专家观点】
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指出:"上海都市圈正在探索'城市反哺乡村、乡村滋养城市'的新型城乡关系,这种双向赋能模式为超大城市群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。"
【记者观察】
在半年走访中,我们既看到外滩源历史建筑的活化新生,也遇见淀山湖畔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,更感受到长三角城乡之间的深度融合。这些探索正在重塑区域发展格局,绘就城乡共荣的新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