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上海 清晨七点的田子坊,92岁的旗袍匠人周慕云正在为一件真丝绉缎旗袍缝制最后一粒盘扣。"1947年我给永安公司大小姐做嫁衣时,"她抚平衣料上的褶皱,"用的是英国进口的18K金线。"令人惊叹的是,老人的工作室现在每周接待30多位年轻顾客,其中不乏元宇宙设计师来研究传统剪裁。数据显示,上海高端定制市场年增速达27%,"新中式"风格订单占63%,最贵的一件数字化旗袍售价达48万元。
在新天地"时尚实验室",我们见证了更前卫的变革。设计师林娜展示着可穿戴科技作品:"这件外套嵌入了柔性太阳能板,手机充电3小时就能充满。"她的团队由12位女性组成,最近刚与NASA合作开发月球主题系列。"我们不是在设计衣服,"她调试着全息投影,"而是在创造未来的穿着体验。"该工作室已获得23项专利,作品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。
最具突破性的是"数字衣橱"平台的兴起。白领苏晴向我们演示她的虚拟造型师APP:"AI会根据我的日程、心情和天气,从5000件数字服装中搭配。"上周她在徐家汇教堂的婚礼上,同时穿了实体婚纱和NFT虚拟礼服。这类平台用户已突破200万,促成了上海首个数字时装周的成功举办。
当暮色染红外滩的玻璃幕墙,穿着各异的女性身影在街头流动。在这座永远追逐美学的城市里,每个女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设计师,用衣着讲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。
end
夜上海最新论坛